找到相关内容694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长空」把时空拉得很长很大,「一朝风月」则把时空凝聚到眼前当下。对修行人来说,不要管它万古长空,只管一朝风月就可以了;当下是什么就是什么,当下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答:对的。这句禅语是把时空的长短和达摩带来的禅法或释迦牟尼佛的心法对比起来讲的。其实那位发问的人知道,处处都是佛法,佛法本来就是现成的,跟达摩来不来中国没有关系。但他这句话问的太远了,跟当下没有关系,可是他自己不清楚。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2148811.html
  • 生活禅理念

      1993 年,“生活禅”修行模式  宗旨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方法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在具体落实中的要求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要求;  在怎样实现“将修行落实于当下”的思考中,提出了“修在当下,悟在当下,证在当下,庄严国土在当下,利乐有情在当下”的要求;  在怎样实现“将信仰落实于生活”的思考中,提出了“信仰、因果、良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0043833.html
  • 早期佛教关于业

    ,karma是非线性的。其它印度教派相信,karma的作用是直线性的,过去的行动影响现在,现在的行动影响将来。结果,他们觉得自由意志没有什么发挥余地。然而佛教徒却把 karma看成是个反馈循环,当下时刻是同时由过去行动与当下行动所形成的;当下行动不仅影响未来,也影响当下。这个因果过程对当下的输入始终是开放的,它就使自由意志成为可能。这个自由意志,体现在佛陀在解释这个过程中所用的一个比喻中,那就是...

    谭尼撒罗尊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62384583.html
  • 锄草斩蛇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的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省。   禅宗史上有南泉斩猫的故事,有谓杀生究是佛门根本大戒,南泉不应杀生;有谓这是南泉古佛的大机大用,不能以...

    星云大师

    |禅话|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000000393.html
  • 如本法师答: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何解释?

    klesa)不离生活,菩提也不离生活;生活能引生烦恼与菩提,诸位要明白啊!心生烦恼,心也能生菩提,烦恼菩提不离心,离心无烦恼菩提;烦恼当下觉悟烦恼即菩提,菩提不觉悟者菩提即烦恼;是故,菩提由烦恼净化中得,...涅槃境界是生死;诸位大德们!生死(梵语samsara)觉悟,生死即涅槃,涅槃不觉悟,涅槃提生死;离生死无涅槃可得,离涅槃无生死,只是迷悟染净有别;当下悟生死,生死何尝不是涅槃,涅槃不悟,涅槃即生死,诸佛...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432412405.html
  • 如本法师答:学佛者如何透视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转贪嗔痴成戒定慧?

    别名、亦是无明之别名。   烦恼与菩提是对立法,因有烦恼才说菩提(梵语bodhi),菩提是对烦恼而言,若无烦恼,菩提不可得,菩提是有对象的,烦恼之境是菩提的对象,烦恼当下觉悟,烦恼即是菩提,菩提由...是对治贪、定是对治嗔、慧是对治痴。戒律令三业清净,了知五蕴皆空,使心不生贪欲,则戒律成就;禅定对治嗔恚,当知禅定(梵语dhyana)与嗔恚(梵语pratigha)皆无自性,心地之火焰当下成红莲,则禅定...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465312535.html
  • 丛林学院女众学部禅七修道

    开示。   心培和尚指出参禅前要先了解佛悟的「缘起法」,用缘起观念如实观察,当下蒲团上现前的任何妄念、习气,不论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皆是缘起无我,应时时以四正勤对治,让心着意在当下,才不会错认为有...四支香,为学生教授「千日修慧,不如一日修道」的观念。永本法师提醒同学,学习经论是为了帮助修行,不是为了找出文字的智能,更重要的是生命的实相。修行应在日常生活中,在无心处用心,直心当下接受;在不著处做事...

    佚名

    |禅七|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08401022221.html
  • 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哪些要点呢?修学生活禅有四个要点: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第一点、将信仰落实于生活   这是说我们要把信仰的原则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 ...社会。   第二点、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我们修行要时刻不离当下一念。当下一念处理不好,一切都无从谈起。   《地藏经》上讲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可见...

    净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3339765.html
  • 问:有人说他前世是菩萨、神仙是怎么回事?

    自己。只能说明这种人尚未开悟,起码说明还存在执着自我和虚名的习气。 生命的意义在于当下,即使过去是佛,今生不修,仍是被迷所困的凡夫。即使过去世中有过辉煌或暗淡,皆是空相而已。过去不可得,今生不可得,未来也依然不可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当下,那个终极的东西不在过去和未来,而是在当下,一旦瞬间觉悟,你将变成永恒的觉知,瞬间足以铸就永恒。 即使你前世是只狐狸,或是一条蛇,都是平等的众生,也没有什么可自卑...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33478092.html
  • 问:“烦恼即菩提”应怎样理解?

    离生活,菩提也不离生活;生活能引生烦恼与菩提,诸位要明白啊!心生烦恼,心也能生菩提,烦恼菩提不离心,离心无烦恼菩提;烦恼当下觉悟烦恼即菩提,菩提不觉悟者菩提即烦恼;是故,菩提由烦恼净化中得,离烦恼无...大德们!生死(梵语samsara)觉悟,生死即涅盘,涅盘不觉悟,涅盘提生死;离生死无涅盘可得,离涅盘无生死,只是迷悟染净有别;当下悟生死,生死何尝不是涅盘,涅盘不悟,涅盘即生死,诸佛菩萨能正观生死涅盘...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42478142.html